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4年首期“非遗进课堂” | 叶榭竹编

发布时间: 2024-02-28

2024年首期“非遗进课堂” | 叶榭竹编

非遗进课堂

叶榭竹编

2024228日,社会公益学院联合艺术设计学院诚挚邀请了叶榭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唐正龙老师在上海立达学院第一教学楼1102教室,开展了“非遗进课堂”活动。本次活动深入了产品设计专业,让同学们在亲手制作非遗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源自传统工艺的乐趣,同时收获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叶榭竹编工艺大都用刮光加工的篾条,编出人字纹、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为了使竹器经久耐用,器物的体部用扁篾,边缘部分用“辫子口”,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美学。

其独特的构思、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堪称一绝。

 

 

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是竹文化的发源地。叶榭竹编工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五代后周(公元957)时期,华亭县盐铁庄(今叶榭镇团结村)有一户陈姓竹编世家,以竹子为原料,精制成各种类型的工艺品,如晒簟、箩筐、簸箕、篼、篮、鱼具等,其竹刻、竹编为当时吴越国的贡品。陈有四子,均以竹编为生。他们的竹编器具发展到后面,渐渐由一般的生活用具向滚灯舞、 马灯、水族舞等娱乐道具发展,为当地民间舞蹈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大大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当年学习竹编的匠人出于生计考虑纷纷改行,如今精通这门手艺的人已寥寥无几,叶榭竹编这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连破篾刀等各种竹编用具都是寻觅江浙沪多地才最终买到,竹编技艺的抢救与传承工作已迫在眉睫。

除了带徒活动,几位竹编传承人还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启动了竹编进校园活动,在张泽学校开设竹编兴趣班,传授基础编织法和小滚灯、蛐蛐笼的编织流程,全年计划活动40余次。

社会公益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先后推动了10余项非遗技艺进校园、进课堂,构建形成了“传承人进课堂、学生出作品、作品变产品、技能进头脑”的立体教学模式。通过“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传承体验、动手尝试、学以致用,积极践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引导立达师生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创造创新创意,切实增强了立达师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将立达校园打造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亭公路1788号

电话:021-57805678 学校全称:上海立达学院有限公司

传真:021-57802566 招生代码:12587

京ICP备20031688号

Copyright 2013 上海立达学院 / SHANGHAI LIDA UNIVERSITY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6 17:50:15